“碳中和”的概念
2022-08-22 來自: 西安卡西爾環??萍脊煞萦邢薰? 瀏覽次數:297
“碳中和”,節能減排術語。碳中和是在特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水產生物、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吸收全部轉化,以抵消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相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將提高**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2月02日,《***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碳中和城市”的概念
“碳中和城市”,是指在特定時間內整個城市直接或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小于本城市水生植物、綠色植物、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途徑的最大吸收轉化能力。包括清潔能源產生的和非清潔能源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建設“碳中和城市”的技術發展思路途徑:
1)節能減排降低能源消耗。通過節省電力、燃氣、燃煤、生物質等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和治理,實現直接或間接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目標。(?。?/span>
2)轉化能源結構,選擇綠色能源。通過拆除清潔能源消耗設備和非清潔能源消耗設備,全部替換綠色能源。(不用)
3)低碳綠色生活。向小學、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社會全體成員,普及科普低碳綠色文化生活知識,養成節能低碳生活習慣。(能不用就不用)
4)運用碳市場鼓勵碳交易。采用市場機制,讓企業在生產運輸過程中,優先選擇綠色能源,減少碳排放量。(用經濟配額,降低碳排)
5)增強綠化意識。在城市及周邊大力鼓勵綠化,植樹造林,種植花草,培養水生植物,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轉化能力。(增強吸收能力)
6)發展有機垃圾制氣發電技術。將自然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的有機垃圾,進行缺氧裂解成可燃氣體,進行發電,并將產生的能量用于種植與養殖。(將碳循環能源化利用)
采用綠色能源后,清潔能源和非清潔能源減少了,過程耗能降到最低,運行運作費用減少80%以上。